当前位置: 首页 > 花卉知识 >

柑橘花果管理,从放秋梢到后期防落果,6大关键点剖析

13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19 07:00:31    

柑橘的花果管理,始于秋梢的促放,终于柑果采收,是集阶段性、连续性、循环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

做好花果管理,既是当年果实产量品质的保证,同时也是下年开花结果的基础,对保障收益、延长投产年限均有莫大的好处。

由于柑橘花果的管理贯穿周年管理的始终,这里我们就到站停车,分步简述,希望能给果农朋友们带来些许帮助。

01促放秋梢

柑橘全年多次抽梢,依据抽发时期,常被划分为春、夏、秋、冬四梢,虽然在适宜条件下均有可能形成结果母枝,但相对中庸的秋梢仍是主力部队,是促花的基础。

在放秋梢前,我们需根据挂果情况、树势情况、栽培区域等确立放梢时间,来保证其按时、按计划老熟。对难出梢、有秋旱的适当早放;对树旺的,适当推迟来减少冬梢的抽生。

放梢前结合促梢肥及修剪等,来调控出梢的位置、出梢整齐度和秋梢的生长。在放秋梢前,通过淋施含腐植酸、海藻提取物海精灵生物刺激剂的有利于放出健壮的秋梢。

秋梢放不出:原因主要集中在夏梢失控、环割保果过度、营养供给不足、干旱或涝害等环境胁迫等,因根据具体原因针对性改善。如夏梢还未老熟的要通过摘顶、撸枝、去短、补肥来帮助出梢;因树势弱而导致抽梢困难的,先救树再放梢;对于果多营养差的,可疏果、保叶、追肥、修剪刺激出梢。

秋梢不按时老熟:多因放梢晚、果量大、干旱、根弱、病虫害等原因造成,促熟的方法总结起来在于缓解胁迫,平衡树势,补充营养。

02控梢促花

促花,即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来帮助柑橘完成花芽分化的过程。如相对低温、适度干旱的条件下利于其完成成花诱导,所以我们在秋梢老熟后会进行控水;良好的营养物质基础和偏生殖类激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累积可促进花芽分化,所以我们会通过控氮追肥、喷多效唑等化控措施、弯枝环割等园艺措施来强化这一过程。

控梢指的是控晚秋梢或冬梢,一方面新梢的抽发会加重树体的营养消耗,不利于养分在结果母枝上的累积;另一方面新梢会引起赤霉素等生长类激素水平偏高,破坏成花。

花芽分化期及花芽的判断:枝条硬朗,叶片直挺厚绿,叶脉翠绿,微卷时,基本代表柑橘进入花芽分化期;腋芽饱满肥圆,外层鳞片向外微微松开的一般是花芽。

花芽分化异常的表现:次年有梢无花;来花少;冒纯花枝。

03保花保果

柑橘是花量大,但坐果率相对较低的作物,若任凭其自然挂果,难以保证产量。

很多人将保果等同于喷那两次保果药,其实保果所涵盖的管理很多,这里挑重点说一下:

①营养是保果的基础,幼果在得不到足量养分供给时常无法转绿稳果以致大量脱落,如赤霉素等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养分流向和平衡树势,并不具营养功能,所以保果药在搭配上应是赤霉素+海精灵叶面型+硼源库。

②保果分情况,根据来花情况针对性处理。对于多花弱树,营养生长不足,生殖生长占优,应疏除弱花、畸形花,开剪放梢,并喷淋液肥,提升树体营养水平,平衡树势;对于少花旺树,以控营养生长为主,争取少花而多坐果,如抹除部分营养春梢,对旺长的春梢进行打顶,加强营养补充,可叶片喷施海海精灵叶面型等强壮花蕾,主动保果。

③配合一定的辅助措施,如花少旺树难保果的,可采取环割等强调控树势操作,树弱的坚决不能割;雨天摇花防灰霉病,花后勤防病虫减少花皮果的发生。

04疏果控产

疏果的目的在于稳住树势、合理控产、提升果品,一般分两次进行,稳果后疏掉病虫果、畸形果、树冠外围的粗皮大果,来促果膨大;第二次则按照叶果比例再疏除一次,以调控果实大小,防果多压秋梢。

每次疏果后应注意营养的补充,如淋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等,以促进果实膨大及果品的提升。

05提升品质

我们从几个柑橘品质指标为切入点,分别说明。

果实大小:柑橘果实的生长期较长,整个发育过程可大致分为细胞分裂期、膨果期及成熟期,但前2/3阶段是膨果塑形的关键期,前期没把控好,后期果小往往难以补救,总的来说肥和水是关键因子。

果皮厚度:对柑橘果皮厚度贡献率最高的是白皮层,它在膨果期时进入生长迅速,此期过量施氮或是滥用调节剂均可导致果皮异常增厚。

光洁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花皮果,病害(溃疡病、疮痂病、砂皮病、黑星病、白癞病、褐斑病、灰霉病、脂点黄斑病)、虫害(蓟马、红蜘蛛、锈壁虱、介壳虫)、机械伤、药害等均是制伤因子,应适时防控,一旦上果,通常是无法修复的。

色泽与甜度:主要在果实生长的后1/3阶段形成,最近这段时间此类话题聊得很多,就不细说了,果子上色不好的抓紧打红库叶面肥。

06后期落果

落果的本质是柑橘果梗与果实连接处离层的产生,如脱肥(氮、钾、钙、镁、硼等)、环境胁迫(高温、干旱、低温、涝害等)、病虫因素(黄龙病、炭疽病、疫菌褐腐病、蝽象、吸果夜蛾、实蝇、桃蛀螟等)、药害肥害等,均会加速离区上离层的产生,而加重落果。

可通过加强营养供给、减少生物及环境胁迫、合理使用调节剂等预防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