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病害
温室栽培蝴蝶兰的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 , 约占 2/3 以上 ; 其次是由细菌 、 病毒引起 。 这类病害主要借助风 、 害虫 、水苔 、 病株及浇水等人工操作传播 , 具有病原种类多 、 传染扩散快 、 危害损失大等特点 。 此外 , 还有一类病害是由栽培过程中养分 、 水分 、 光照 、 温度等因素引起 , 不具有传染性 。
1.1 真菌性病害
1.1.1 灰霉病 。 多发生于春节前后蝴蝶兰集中开花上市期间 , 主要危害花器 。 先在花瓣及萼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 ,后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色 , 并进一步形成圆形斑块 , 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 此病害在低温 、 高湿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 冬 、 春季 20 ℃ 的条件最适合病菌生长 , 在夜间温度降低 、 花朵结露的情况下也易发生灰霉病 。
防治措施 : 注意温室通风降湿 , 开花后不能喷雾状水 ,发现病花应立即摘除并集中销毁 ; 发病初期可用 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或 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 倍液喷防 。
1.1.2 炭疽病 。 周年均可发生 , 但以夏 、 秋季发病严重 , 主要危害老叶 。 病原菌的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 , 通过空气 、 浇水时飞溅的水滴等传播 , 经伤口侵入长势较弱的植株 。 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圆形小斑点 , 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 、 黄褐色凹陷病斑 , 有同心圆状小点 。 该病在高温 、 高湿时易发生 , 灼伤 、 虫害 、 营养不良等植株易感病 , 植株放置过密 、 浇水不当易传播病害 。
防治措施 : 控制温度 、 湿度 , 加强肥水管理 , 及时清除灼伤 、 冻伤叶片 ; 发病初期可喷施 50% 施保功 600 倍液或 50%福美双 500~1 000 倍液防治 。
1.1.3 疫病 。 又称黑腐病 、 真菌性软腐病 , 多发生于 6—8 月的雨季 , 主要危害幼苗和小苗 。 病原菌从根部及伤口侵入 ,感染部位呈水浸状 , 并逐渐向叶片蔓延 。 叶片感病后先出现小黑点 , 再形成腐烂的病斑 , 后扩展至全叶 , 外观接近软腐病 , 嫩叶有波浪状软腐 , 用手挤压有汁液流出 [吉山花瑶] , 最后受感染的病叶枯黄脱落 。 该病在高温 、 高湿及通风不良的温室中易发生传播 , 处理不及时会引起根腐 、 猝倒 , 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 : 加强通风 , 避免浇水过多 , 降低温度 、 湿度 , 及时清除病株 ; 发病初期 , 可用 80% 甲基托布津 800~1 000 倍液 、72% 普力克水剂 600~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
1.1.4 煤烟病 。 周年均可发生 , 管理粗放 、 通风透光不良的棚室危害较重 , 主要危害叶片 , 影响光合作用 , 降低商品价值 。 介壳虫 、 粉虱 、 蚜虫等在叶片 、 假球茎或花梗上分泌蜜露 , 病菌以分泌物或排泄物为营养进行繁殖 , 使病部覆盖一层煤烟状真菌 , 手摸有粘着感 , 严重时叶片全部被煤污覆盖 。防治措施 : 治病先治虫 , 控制介壳虫 、 粉虱 、 蚜虫等媒介害虫虫口密度 ; 加强管理 , 保持温室通风透光条件良好 ; 发病初期可用湿布将煤污擦去 , 中后期可喷施 50% 扑灭灵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 倍液 。
1.2 细菌性病害
1.2.1 细菌性软腐病 。 周年均可发生 , 夏秋高温高湿季节 、连续阴雨 、 通风不良时极易发生和流行 。 病原菌可通过伤口或气孔侵入 , 叶片感病后先呈水渍状斑点 , 病区表皮与叶肉组织分离 , 受压时易破裂释放出大量菌液 。 在适合条件下 ,病斑快速扩展 , 小苗 2~3 d、 成株 4~5 d 腐烂死亡 。防治措施 : 调节株行距 , 避免施用过量氮肥 , 及时通风降温 ; 定期喷施 99% 盐酸四环霉素 3 000~4 000 倍液预防 ;发病初期可用 77% 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防治 。
1.2.2 细菌性褐斑病 。 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季节 , 主要危害叶片 。 受害叶片初期出现水浸状斑点 , 后扩大为褐色凹陷病斑 , 周围有明显的椭圆形 、 条形或不规则黄晕 , 病斑可不断扩大直至叶片腐烂死亡 。防治措施 : 注意温室的通风降湿 , 及时剪除病叶或清除病株 ; 可用 75% 百菌清 500 倍液喷洒预防 ; 发病初期 , 可用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液灌根 , 或用 47% 春雷 · 王铜 600 倍液喷施 。
1.3 病毒病
危害蝴蝶兰的病毒主要有齿兰环斑病毒 、 惠兰嵌纹病毒 2 种 , 主要症状为花叶 、 花畸形或花朵变小 , 有些病毒会形成黄化条斑 。 染病后降低生长速度 , 影响观赏效果 , 在低温催化阶段更明显 。防治措施 : 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药剂 , 一旦发现病株 应第一时间带出温室并销毁处理 ; 科学选择无毒种苗 , 保持温室清洁 , 消灭红蜘蛛 、 蚜虫 、 蓟马等传播媒介 , 用福尔马林 、 氢氧化钠溶液对工具 、 场地 、 基质等进行消毒或用必速灭熏蒸消毒 , 可避免病毒感染扩散 。
1.4 生理性病害
蝴蝶兰生理性病害是指由于栽培过程中养分 、 水分供应失调或光照 、 温度 、 湿度调节不当等 , 引起叶片 、 根部 、 花朵出现的病害症状 , 此类病害不具有传染性 , 亦称为非传染性病害 。 如光照不足 、 氮肥过多 , 则会造成茎叶细长 、 植株徒长软弱 ; 若水苔中可溶性盐含量太高或含有有毒物质 , 则会导致根部先端变黑而萎缩 ; 若温室空气湿度太大 , 则会导致花苞粘闭不易展开 。 遇到上述现象 , 应仔细观察 , 认真分析 , 找准原因 , 对症下药 。
2 主要虫害
粤东地区蝴蝶兰栽培过程中 , 蓟马 、 红蜘蛛 、 介壳虫 、 眼蕈蚊等害虫危害较大 , 蚜虫 、 粉虱 、 蛞蝓等害虫也时有发生 。
2.1 蓟马
蓟马属于缨翅目蓟马科 , 高温干燥时易发生 , 主要为害花朵 。 卵大多产于新芽 、 幼叶 、 花瓣等组织内或表面 , 成虫 、幼虫以锉吸式口器锉吸汁液 , 造成花瓣脱色或出现斑纹 , 颜色较深的花朵尤其易见 。
防治措施 : 重点在开花前进行防治 , 喷施 48% 乐斯本1 500 倍液或 40% 氧化乐果乳剂 1 000~1 500 倍液 , 每周喷1 次 , 连喷 2~4 次 。
2.2 红蜘蛛
红蜘蛛为蜘蛛纲壁虱目叶螨科害虫 , 主要为害叶片 。 长期干燥 、 通风不良的环境易引起危害 , 红蜘蛛群集于叶下 ,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汁液 。 危害后叶片出现密集斑点 , 进而形成斑块 , 严重时叶片萎缩变形 , 枯黄脱落 。
防治措施 : 注意温室通风 ; 虫卵刚孵化时防治效果较好 , 可用阿维菌素 1 000~3 000 倍液或吡虫啉 2 000 倍液喷施 , 每周喷 1 次 , 连喷 2~4 次 。
2.3 介壳虫
介壳虫为同翅目盾蚧科害虫 , 种类繁多 , 数量大 , 主要为害叶片 、 叶鞘等 。 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汁液 , 导致叶片黄化 、畸形 、 枯萎 。 介壳虫大量吸食时 , 叶片或茎基呈黑褐色 , 可引起煤烟病 , 伤口易感染病毒 。
防治措施 : 在介壳虫若虫尚未形成蜡壳时喷药效果较好 , 用 40% 速扑介 1 000~1 500 倍液或 90% 万灵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 倍液喷施 ,5~7 d 喷 1 次 , 连喷 1~3 次 。
2.4 眼蕈蚊
眼蕈蚊为双翅目毛蚊总科害虫 , 数量大 , 繁殖快 , 主要以幼虫为害蝴蝶兰的单轴茎 、 幼根及与基层接触的叶片 , 引起根部腐烂和空根 , 严重危害种苗生长 。
[吉山花瑶百家号]防治措施 : 用 50% 溴氰菊酯 2 500~3 000 倍液或 20% 杀灭菊酯 2 500~3 000 倍液喷施 ,5~7 d 喷 1 次 , 连喷 2~3 次 。
3 综合防治措施
在蝴蝶兰栽培过程中必须坚持 “ 预防为主 , 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 , 充分重视预防作用 , 协调运用物理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 , 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 一是控制植株密度 ,加强肥水管理 , 控制氮肥比例 , 培育壮苗 , 增强病虫害的抵抗力 。 二是加强温室通风透气 , 闷热天气要保持微风吹拂 ;光照较强时 , 注意不灼伤叶片 ; 栽培基质不能长期积水 , 避免叶面积水 , 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 三是保持温室清洁 , 及时清除病株 、 死株 、 枯枝败叶 , 并带出温室集中烧毁或掩埋 。 将感染病毒植株及时销毁 , 避免其成为感染源 。 四是人工操作时尽量避免给植株造成机械损伤 , 剪刀 、 镊子用后要用药剂或火焰消毒 ; 换盆时 , 尽量避免损伤根系 , 伤口要进行消毒 ,不使用未经消毒的旧花盆及基质 。 五是用黄板 、 蓝板诱杀眼蕈蚊 、 蓟马 、 粉虱等害虫 , 其中蓝板对蓟马诱杀效果好 、 黄板对粉虱诱杀效果好 。 六是定期喷施药剂 , 防治结合 , 以防为
主 , 坚持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
除此之外 , 还应注意蝴蝶兰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间节点及措施 。 一是兰苗出瓶时 , 用 30% 瑞苗清 2 000 倍液浸泡5~10 min。 二是瓶苗上盆后 , 用 99% 盐酸四环素 3 000 倍液喷雾预防软腐病 ,1 周后再喷 1 次 ; 之后用 47% 春雷 · 王铜600 倍液 , 或大生 M-45 500 倍液 , 或 72.2% 普力克 1 000 倍液 、 或 50% 施保功 6 000 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或真菌性病害 , 每隔 2~4 周喷 1 次 。 三是幼苗换盆后 , 用 99% 盐酸四环素 3 000 倍液喷洒 , 喷药后 1 周内不要浇水 , 隔 7~10 d 后再喷药 1 次 ; 之后每隔 2~4 周轮换喷 1 次预防真菌或细菌的杀菌剂 , 采用的药剂同上 。 四是兰苗上山催花前 , 用 33.5%快得宁 1 500 倍液 , 或 72.2% 普力克 1 000 倍液 , 或 50% 施保功 6 000 倍液 , 或 99% 盐酸四环素 3 000 倍液 , 或 25% 苯菌灵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或真菌性病害 ; 同时用 48%乐斯本 1 500 倍液或 10% 吡虫啉 2 000 倍液等喷杀螨类或介壳虫 。 五是兰苗下山上架后 , 用 99% 盐酸四环素 3 000 倍液喷施 1 次 , 以后喷施苯菌灵或普力克防治真菌性病害 ;现蕾后用 50% 速克灵 1 500 倍液或 40% 福星 8 000 倍液交替喷施防治灰霉病 。 存放花梗苗的温室 , 每隔 15 d 用医用消毒水或 1% 漂白粉水喷洒地面 、 墙角 1 次 , 对种植环境进行消毒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