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是当今非常流行的观赏花卉,园艺品种琳琅满目,而且色系丰富,不但有白色、红色、黄色、粉色、紫色、橙色甚至蓝色等纯色,还有粉白、橙红、红紫、橙黄、白斑、红斑、黄斑以及条纹、斑纹等诸多复色,犹如众彩蝴蝶翩翩起舞,雁行有序,姹紫嫣红,令人赏心悦目。
不过您可知道,众多白色色系的园艺蝴蝶兰,其母本之中,大多含有一种原生蝴蝶兰的血统。比如园艺品种大轮白花V3蝴蝶兰(Phal. Sogo Yukidian ‘V3’CCE/AOS),可开70余朵白花,花色洁白典雅,花梗长达1.5米,花径长达10余厘米,堪称蝴蝶兰里面的白花巨人。而V3蝴蝶兰的母本之中,就含有15.3%左右这种蝴蝶兰的基因,而这种蝴蝶兰,就是原产我国台湾省的——台湾蝴蝶兰。
一、台湾蝴蝶兰的形态特征和分布(参照1978年《台湾植物志》)
台湾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又叫台湾蝶兰、蝶兰、蝴蝶兰,兰科(Orchidaceae)、万代兰族(Trib. Vandeae)、蝴蝶兰属(Phalaenopsis)多年生附生草本。
【植株】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上面绿色,背面紫色,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
【花】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花梗连同子房绿色,纤细,长2.5-4.5厘米;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
花瓣菱状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枚黄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条长8-18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爿。花期4-6月。
【植物分布】台湾蝴蝶兰分布在我国台湾省的恒春半岛、兰屿和台东等地区,生于低海拔的热带和亚热带的丛林树干上。另外也分布于菲律宾。
二、台湾蝴蝶兰的鉴赏与辨识
台湾蝴蝶兰是蝴蝶兰属非常珍贵的原生稀有品种,叶片厚糯,上绿下紫,青翠油亮,排列有序;花梗细长,花朵繁茂,花径硕大,花序整齐;一到花期,朵朵白花,从下到上,依次绽放,花期可长达两个月,开而不败,花姿持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台湾蝴蝶兰园艺种)
台湾蝴蝶兰花色洁白,艳而不妖,倩丽非凡;花姿优雅,形态静美,飘逸洒脱;犹如粉蝶白鸽,左右盘旋;恰似白衣仙女,翩翩起舞。颇有司马相如的《洛神赋》中神女姿态,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飘忽若神”等形容非常妥帖,因而受到世界园艺界推崇和赞赏,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两度在国际兰花展上荣获冠军,名闻中外,享誉世界。
(模式种阿嬷蝴蝶兰P. amabilis (L.) Bl.)
(台湾蝴蝶兰)
台湾蝴蝶兰和蝴蝶兰属的模式种阿嬷蝴蝶兰(P. Amabilis(L.) Bl.)非常相似,容易混淆。阿嬷蝴蝶兰原产菲律宾(一说台湾也有分布),同样也是花色洁白,二者区别在于唇瓣中裂片之形态及介于唇瓣侧裂片与中裂片之间的肉突形状。台湾蝴蝶兰的肉突上具有2对指列状肉突;阿嬷蝴蝶兰唇瓣中裂片为十字形长条状,肉突为盾形全缘。
三、台湾蝴蝶兰的保护现状
台湾蝴蝶兰分布地狭窄,野生资源非常稀缺,自从五十年代台湾蝴蝶兰在国际上获得金奖后,就频繁被当地花农花商采集贩卖,因而破坏极为严重,如今大多为台湾业界和学术界有人工栽培繁殖,而在原产地野生台湾蝴蝶兰植株几近绝迹,因而面临野外灭绝境地。
(园艺种)
在最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中,台湾蝴蝶兰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然而台湾当地至今尚无保护措施。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即华盛顿公约CITES)中,台湾蝴蝶兰被列为附录Ⅱ,贸易受到许可证管制。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台湾蝴蝶兰被评定为低危(LC)。
四、小结
台湾蝴蝶兰是我国珍稀的蝴蝶兰野生种质资源,也是世界蝴蝶兰园艺品种的重要亲本之一,基本上所有白色园艺蝴蝶兰都有台湾蝶兰的血统和基因,然而目前却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希望分布地当局能够制定相关法规,在分布地建立专项保护点,避免这一珍贵的野生资源野外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