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肚竹(学名: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为禾本科丛生型竹类植物。幼秆深绿色,稍被白粉,老时转榄黄色。秆二型:正常圆筒形,高7-10米,节间30-35厘米;畸形秆通常25-50厘米,节间较正常短。箨叶卵状披针形;箨鞘无毛;箨耳发达,圆形或卵形至镰刀形;箨舌极短。
性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宜在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国内外均有分布。该种常作盆栽,施以人工截顶培植,形成畸形植株以供观赏;在地上种植时则形成高大竹丛,偶尔在正常竿中也长出少数畸形竿。漂亮的佛肚竹也是很多工艺品、文玩物品的加工对象。如扇子、竹雕、乐器等等。
繁殖方式
分株
采用分株繁殖法。多在秋季挖取部分植株,然后分栽。北方只能在温室盆栽或在种植槽内种植,如各种竹子排列栽植,种植槽中应作砖隔墙,以防地下茎串通使种类混杂。佛肚竹应每年2月份进行换土和分株种植。选用微酸性的土质,以疏松腐叶土和肥沃的矿质土混合使用为好。换土时要把旧土和老根除去在部份,才易长出新根。要选用浅盆种植,控制根部速长,使出土的竹笋相应向上慢长,横向增粗。夏季雨水调匀,盆竹水分适应,出土的笋多数节短、腹肚大。秋末天气干旱,盆竹水分不足,出笋才节长、腹平。越冬温度不得低于5℃,要保持盆土相对湿润,经常用清水喷洒叶片。生长期内,每半月施一次腐熟液肥和磷、钾肥,促进竹笋健壮和佛肚的形成。
扦插
新老株成丛状生长,于每年3-5月间,气温回升,新笋萌发前将大丛中1-2年生的嫩秆,从基部带蔸砍下,浸水1昼夜,使竹秆吸足水分,剪去大部分叶片,种后即可成活,当年或翌年可供观赏并萌发出新笋。扦插于春季3月中下旬,用1-2年生嫩竹秆在粗壮主侧枝或次生枝作插穗,每穗保留3个节芽,剪去叶片或上部留少许叶片,带节插入湿沙床内。经常喷雾保湿,约1个月可发根,2个月左右可移入圃地培育,翌年供上盆或3-4年生出圃供露地栽植。1次育苗,可以多年产苗,在每次起苗时留下少许根蔸,翌年即可萌发成新丛,又可分株出圃种植。
用佛肚竹制作盆景,多采用丛林式,以表现竹林的自然风韵,但也有用一株或两株佛肚竹来制作盆景的。如将两株佛肚竹栽于一·个盆中,应一大一小、一粗一细、一高一低、一直一斜,直立株一般要高、大、粗,斜株一般应小、细、低,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如两株大小相近,而且又都是直立的,这种盆景情趣较差。
制作丛林式佛肚竹盆景,根据盆钵大小,一般用5、7、9株合栽于一盆。以5株为例,根据植株大小,将其编为第1、2、3、4、5号,制作时,常以第1、3、4号为——组,作为盆景的主体;第2、5号为一组,作为盆景的客体,起衬托作用,两组之间并要留有适当的距离。
丛林式佛肚竹盆景以用较浅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紫砂盆为好,釉陶盆次之。如在其中放置一些大小比例适当、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的熊猫等摆件,会使盆景更添诗情画意。如在盆钵中栽种2—3株高低不一的佛肚竹,再在盆钵适当位置摆上玲珑剔透的山石,即成为一幅造型优美的立体国画——《竹石图》。
佛肚竹灌木状丛生,秆短小畸形,状如佛肚,姿态秀丽,四季翠绿。盆栽数株,当年成型,扶疏成丛林式,缀以山石,观赏效果颇佳。室内盆栽。观叶类 ,秆形奇特,古朴典雅,在园林中自成一景。适于庭院、公园、水滨等处种植,与假山、崖石等配置,更显优雅。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及”无竹则俗“等诗句,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竹在园林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各地的气温差异较大,适宜栽培的竹种各有不同,佛肚竹是观赏竹类的佼佼者,观赏价值很高,不但宜作露地栽植,亦宜盆栽供陈列。同属栽培较多的还有黄金间碧玉,秆黄色,挂有绿色条纹;佛肚竹,竹型较大,节短,节间膨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