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沟通上萱草是能代指母亲一词的,古时的母亲思念在外的游子,可以在家种植萱草来忘忧,所以萱草也叫忘忧草。
母亲的别称叫“萱亲”,母亲的祝寿叫“萱寿”,生日则叫做“萱日”,母亲的居室则称为“萱堂”。
国画萱草
在很多人眼里,国际上母亲节都是送康乃馨的。其实,中国的数千年前就有了自己的母亲之花,那就是萱草。
古时的中国游子在远行前,会到母亲居住的北堂前种植萱草供母亲欣赏,以表孝心。希望亮丽的萱草花给母亲精神慰藉,忘却思子之愁。
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表母爱。
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可见在中国萱草早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自然成了中国的母亲之花。
1934年,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