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季,气温高的时候,院子里的植物反而却不开花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充足的太阳光照,足够高的气温,是植物开花的最佳时期,实际上,恰恰相反,植物的生长也是有限制性的,过高的气温,对植物的生长并不是很有利。
今年的高温,超出了植物的承受能力,导致的后果就是很多植物即使在室外露天的环境下,生长状态依旧非常的插进,甚至叶子都蔫掉了,这都是正常的现象,35度以上的气温,地表气温接近40度,温度高,植物的生长也就停滞了,更别说是开花了。
这么高的气温下,能继续开花的也就只有三角梅了,只有三角梅才能抗的住35度的高温,除了三角梅,几乎是很少能见到在这么高气温下能继续盛开的植物了,我们在市场上所能买到的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能承受的高温大概在32度左右,这样的气温已经是非常高了。
空气中的气温每上升一度,植物的承受能力就会逐渐的下降,体内的水分就会快速的蒸腾,水分补充不及时,叶子就会蔫掉,夏季高温,不仅不会开花,浇水还要更加的及时,不能让花土完全干透,潮土在夏季是维持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没有了潮湿的花土,很容易被晒死。
很多的朋友会认为,夏季温度高,自家养的植物能更好的生长开花,出现了不开花的情况,就会大量的施肥,用大量的颗粒肥,大量的水溶肥进行浇灌,实际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停滞生长的情况下,使用再多的肥料都是没用的,白白的浪费养分。
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也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生长的条件下,才会需要养分,到了休眠期,或者是高温,低温的时候,是不需要任何的养分的,像夏季的高温,不开花,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只需要把它放在阴凉地,不要晒太阳,正常浇水就够了。
大部分开花植物受高温的影响,都是不会再开花的,不要继续裸露在太阳下暴晒,移动到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缓和一段时间,当气温开始下降的时候,还会长出新的叶子,秋季也是可以盛开的,这个时候再去施肥,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根系能吸收,对开花还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