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花卉知识 >

盆景“舍利”虽美却很残酷,透视一段盆景舍利干形成的艰辛历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2 00:23:58    

舍利干又叫做舍利树干,是一种在盆景创作当中比较流行的技法,它能够将树干制作的生机勃勃的活树干处理成像死树一样的古朴的样子。

许多盆景爱好者在初次接触盆景制作的时候,往往对于舍利干这项盆景创作手法比较好奇,但是作为一种盆景制作技艺,它其实是需要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的,尤其是对于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非常地谨慎小心。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这么美丽的“舍利”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畅聊一下关于“舍利”的那些事!

舍利干的由来。

首先和大家普及一下,舍利干是什么?

它并不是一种自然生长形成的树木,而是通过人工的手段,将一棵老树的树干进行去皮和雕刻,最终呈现出死亡多年的老树效果。

舍利干主要用于松柏类盆景以及一些比较坚硬的树种的盆景制作当中,它不仅仅能够增强盆景的观赏性,同时也能通过这种模仿自然界当中的伤残美来大大提升盆景的艺术价值,让观赏者从中感悟到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不屈。

同时,通过展示生与死鲜明地对比,更是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脆弱,进一步激发人们面对生活时更加强烈的求生欲望,从而更好地珍惜当下。

舍利干还有一个特别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地方,就是它通常只有一面是展示用的,也就是所谓的观赏正面。

在这面,一般是会做好吸水线参数,而树木生长过程中吸水线的位置和木质部表面的结构是相互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特别要找到合适的位置。

而舍利干的剩余部分几乎没有了树皮,生长情况变得非常不好,但是这也正是为了突出观赏面好的一种创作风格。

这种侧面展示的是死亡、凋零与脆弱,而正面则展示了树木生存中最为强劲的一种状态,通过这种鲜明对比,我们能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树木成长的不易。

因此,虽然舍利干是经过人工处理过的,但它所带来的那种自然向我们独特传递的情感更加珍贵,我们要好好运用这些情感并加以珍视。

观察大自然,我们会发现许多树木在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之后,都已经成为了死木,但是它们身上却有着各种各样的缺失,仿佛在用不同的图案和形状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同样也讴歌着自己的生命。

而这种自然界经过风雨洗礼留下来的伤疤,恰恰就是一种难得的、自然留下来的精致美。

所以,我们在进行盆景艺术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舍利干来模仿这样一种自然界对生命诠释的大道理,让我们的盆景作品中更加具有深意和情感。

如何创作舍利干?

那么既然我们知道了舍利干是通过什么流程做出来的,那我们在自己进行创作的时候就能有章可循,更加容易地完成这一技法。

制作舍利干主要有下面几个流程。

第一步就是确定观赏正面,观赏正面通常要选择在一个侧面上,选择侧面而非树木正前方是因为毕竟是在模仿天生缺损,所以观赏面并不需要对应于正前方,放对侧面正好。

第二步就是吸水线的位置,这一步很重要,它就是决定我们晚一点要去皮的位置,在这一步之前我们最好先看一下树皮是什么样子,需要清晰可见吸水线结构。

第三步是去除树皮,这一步一定要精准无误地沿着吸水线进行去皮,否则如果处理不景,会出现不太美观或难以处理的问题。

最后一步,是木质部表面的打磨,以及后期树木状态调整和树皮移植,这一步最好在一个合适的季节中进行,比如在树木休眠期,这样效果会更好。

完成这些步骤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件精美绝伦的舍利干作品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步骤拼图的时候,我们最好根据树种选对时间,比如夏季最好不要进行操作,否则会影响最终效果。

雕刻舍利干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对于爱好者来说,在制作舍利干的时候,有不少关键要领和注意事项,非常有必要认真对待。

首先是选择适宜自己的树种,比如松柏类和一些坚硬树种最为适合,因为它们能呈现出比较好看的效果。

其次,要知道哪种状态比较好,像菊花石楠、黑松、新疆红玛瑙等品种都会比较好看。

第三点是季节上的规定,记住不能在六七月份进行,因为这时候温度过高,会导致作品变坏。

第四点就是选对工具,要有适合去皮和雕刻的工具,此外还需要打磨工具。

最后一点就是小心处理,因为舍利干很容易被弄坏,所以要小心处理,并且合理维护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