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花卉知识 >

盆花播种之后,孕育花芽的“童年时光”,需要你这样呵护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1 00:09:05    

播种后,种子能够安静地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待很久,一定是已经为发芽做了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种子开始发芽,不同颜色的小芽像孩子们从黑暗的洞穴跑出来捉迷藏。

幼苗出土之后,能否安然度过发芽期,主要依靠花友们的呵护。

这段幼年时光,花友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又该如何管理?

发芽条件与管理。

众所周知,种子想要发芽,需要合适的环境。

这个环境需要有适宜的空气、温度、水分和光线条件。

一旦条件不具备,种子发芽就会被阻碍,甚至处于休眠状态。

所以,在播种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清楚了。

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种植成功率,我们要为我们的种子创造出理想的环境。

播种的时候,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土壤的选择。

大部分种子喜欢松散的土壤,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透气性。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普通的泥土,或者混合一些沙土。

接下来,我们就要想着浇水了。

浇水过程就相当于是给种子提供水分,我们需要保持适度。

如果浇水过多,容易导致种子腐烂或者休眠;浇水过少,种子就会因为缺失水分而干枯。

划重点!

这里我的建议是采用“盆底透水法”。

我们将播种土壤放到花盆中,然后在底部戳一个小孔,浇水的时候,看见有水从底孔流出就可以停止浇水。

这样能有效管理水分,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湿度。

然后呢?

我们还需要保持合适的温度。

温度影响着发芽的速度,大部分花卉在15℃的时候就能够开始生长了。

但是热带花卉一般需要18-20℃的环境温度才能正常生长,这个时候,它们会非常渴望阳光,但是没办法,室外温度过低,还只能在室内忍耐。

阳光晒不着自己,再加上合适的湿度,慢慢地休眠就会结束,种子自己就会开小裂缝,从里面伸出小芽来。

阳光晒不着自己,那我们就调控一下光线强度。

大部分花卉在发芽阶段需要漫射光,这个时候不要直接暴露在阳光强烈的照射下,可以寻找一些遮挡物避免直射。

但是如果是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仙人掌、芦荟等植物需要充足的光线,这类植物可以放置在阳台等光照丰富的地方。

最后,还需要有合适的通风条件。

这样不仅能促进植物成长,还能避免一些病害发生。

所以,有有风吹拂的地方是植物生长比较理想的环境。

呵护发芽期幼苗。

幼苗出土之后,还是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管理。

首先就是浇水。

种子出土之后,我们不能再通过“盆底透水法”浇水了,而要改变为“浇水法”,但是不要一下子浇太多水,也不能忽冷忽热。

划重点!

关键是在幼苗完全出土之前,我们不能让土壤太干了,太干的话,就会伤害到还未出土的种子,并且这也是影响发芽最快的方法,所以还是要掌控好时机!

还有就是光线强度,我们在幼苗出生之后,不要马上用斑马线模式给幼苗强烈的光线刺激。

我们应该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比如在初出的7天之后,可以试着每天增加1小时左右的光照时间,直至到14天的时候就可以正常完成12小时/日光照要求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花友们发现自己播种盆里的幼苗都在往旁边倾斜生长,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种情况侧生长是因为想寻找阳光,所以它们就一直转动身子去找阳光,这里我的建议就是每两天转动播种盆90°左右,这样幼苗就能够多接触一点阳光,慢慢它们就会直立生长。

另外,这个时候也要注意通风工作哦!

每隔两三天,可以打开窗户透透气,促进植物成长。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施肥问题。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施肥主要是为了为植物提高营养,有利于植物更加快速生长。

但是在前期我们不用添加,因为播种基础土壤里面一般都会自带一点肥力,有充足肥力就够了。

直到你观察到你的幼苗是慢慢抽生长还是叶片状况比较差那样,你才应该考虑为幼苗施加一些肥料。

最后补充一点:施肥时间不要选择湿冷天气,也不能是高湿天气和夜间;

不能将肥力直接接触到植物根系;

一定要保持适当施肥量,不要太过了哈!

间苗移栽建议。

当我们的播种盆里有2/3以上的幼苗都已经出土了,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间苗移栽了吧!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幼苗有空间茁壮成长!

间苗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轻轻挖掘方式,将要淘汰的一些幼苗连根拔起,然后将它们拿出后进行处置。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小要求,就是我们要扩大一下幼苗间距,使其间距距离达到1-2cm,这样的话,其他幼苗就能够更好更快的成长了哦!

我这里还有一个小要求,就是为了提高成活率,在移栽之前,我们最好先用一些稀薄药水处理一下土壤,消灭一些病菌,再将植物移栽进去。

在选择土壤之前,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想要选择的植物环境去调节一下土温,大部分所需土温达15℃的时候,就能够开始生长了,从未达到15℃就会一直待着休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