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的大降温,北方的人都裹上了厚羽绒服,南方有些城市竟然飘了雪花,真是一秒入寒冬。
多肉,绝大部分都不耐冻,很多都被早早的搬入室内,避免冻伤,最后只剩空盆。
大家肯定也看过一些养多肉的大户,多肉直接在户外过冬,虽然也会弄一些简单的保温措施,但很多时候也会挨冻,叶片上都能看到“冰碴子”,看上去格外美丽。
有段时间,我也很奇怪,为什么自家的多肉不耐冻,而别人家的多肉冻不死呢?后来才明白,其实,多肉会不会被冻伤或者冻死,不能单纯的只看温度,还和5点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我总结了多肉过冬有“4怕”,避开这些,-5℃冻不死,还越冻越美,妥妥的“冻美人”。
对于温度降低,多肉是有适应能力的,它会逐渐适应低温环境,最后具备一定的耐寒能力。
如果遇到气温骤降,就像最近一次的降温,降温幅度在10—15℃,虽然夜里的温度才刚刚低于0℃,就能明显的感觉到,多肉已经承受不了了,便赶紧搬入室内了。
恰好应了那句古话“春捂秋冻”,虽然说的是人类,但是道理是相通的。秋天多冻一冻,适应了冷的环境,身体抵抗力强,冬天也不容易冻感冒了。
如果不是骤然降温,而是温度缓慢的下降,多肉慢慢有了耐寒能力,就像那些养多肉大户,有时候叶片上都留有冰碴子,多肉还依然坚挺美丽,不容易冻伤或者冻死。
下霜的时候,环境温度基本都会在0℃以上,但是霜冻反而容易使多肉冻伤。
很多在户外养多肉的花友,都有这样的经验:
下过一场霜以后一些天,多肉的叶片如同小孩子被冻过的小脸一样,看着更红更水灵了,仿佛更美了;
还有一种可能,霜降后,尽管气温还不是特别低,或者很快回暖了,多肉反而被冻伤,甚至被冻死。
如果遇到低温霜降,还是要给多肉采取保暖措施,或者直接搬入室内。
因为多肉叶片的外表皮,能够抵御一定的低温。但是一层霜附着在上面后,白天温度升高,霜化水会带走叶片中间大量的热量,而冻伤多肉叶片。
很多秋天买的多肉小苗,根系还没长满,枝干不够粗壮,抵御低温的能力比较差,还是要把它们早早的搬入室内。
有些人抱有“冻冻更健康”的想法,把小苗放在低温环境中养护,不仅对其生长不利,还有可能收了“空盆”。
入冬后,户外养护的小苗,当环境温度低于5℃后,就要把小苗移到室内温暖的位置,或者采取保暖措施了,让它好好的长根、长叶、变胖,等到来年春天天气回暖,气温稳定后,再搬回室外好好养护。
同样的道理,对于弱苗、生过病的苗,冬天也要早早移入室内,做好保暖工作,不宜受冻。
多肉的生长期是在春天或者秋天,夏季怕热“休眠”,很容易挂掉,冬天虽然不比夏天,但是也应该“静养”,千万别“瞎折腾”。
除非根系有问题,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给多肉换盆,不然的话,千万别给多肉换盆。
冬天,多肉处于“静养期”,生长缓慢,换盆后服盆时间长,期间出现健康问题的概率比较大,不然等到春天天气暖和后再换。
其次,冬天的温度比较低,多肉对水分的需求比秋天要低,给多肉浇水,要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
比如我家的多肉,室内有暖气,温度在23—25℃,盆土颗粒含量多,大约10天左右多肉的叶片就发软了,需要及时补水。
前几天刚交流过的一位花友的多肉,在室外露养,环境温度在5—8℃,已经20多天没给多肉浇水了,多肉底部的叶片微微发软,上面的叶片还特别挺实。
并且要注意的是,给多肉浇水,自来水的温度非常低,要提前接出来,在太阳下晾到室温后再使用。
另外,多肉对养分的需求比较低,靠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完全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不需要额外施肥。
多肉在“静养期”,出现叶片暗淡、变薄变瘦、植株松散等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千万不要认为多肉缺乏营养而给它施肥。
如果贸然给多肉施肥,它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差,肥料淤积在根系周围,反而会给多肉增加负担,时间久了还会导致烂根。
多肉过冬有“4怕”,你以为只是怕低温,其实并不止,它怕气温骤降、怕霜冻、怕小苗遇低温、怕主人“瞎折腾”,如果是一直在户外露养的多肉,在温度平缓降低的前提下,适当冻一冻,反而会更出状态。